我对高考“状元”的品质一直是有质疑的,但必须承认,这次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。
这里,北大、港大只是一个代称,泛指内地的“名牌大学”和香港地区的大学。早在几年前家长向我咨询时,我就毫不含糊,认为在香港上任何一所大学,都比内地的名校更值。因为,这不是两所学校的竞争,而是两种教育体制、教育模式的竞争。与走向世界的“中国制造”不同,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是“自说自话”的,培养的工程师、医生、律师都是“地方粮票”,国际不认的。而且,人家实行的是通识教育、博雅教育、全人教育,我们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“接班人教育”。大一被过多的政治理论教育所占用,大四为求职择业而“放羊”;真正有效的时间,有人统计约为二年半。而香港和国外的大学都是“货真价实”、不“注水”的,每一个学期、每一门课都是具有价值和有用的。国内的3所“洋大学”同样如此。
很多人不解,清华北大的科技成果不是佷了得吗?但是,那与本科教学有什么关系呢?那主要与研究生、尤其是博士生培养有关。国外有许多名闻遐迩的四年制文理学院,没有科研,不也是一流大学吗?它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就是本科教育。而本科教育在国内的研传奇私服究型大学却是不被重视的。君不见,多少名牌大学,还不是把大一大二的学生放逐到荒凉的大学城,这种没有老师、没有学长的大学,全世界何曾出现过呢?
本来想模仿哈姆雷特的句式,说这是一个问题。后来一想,状元们已经“用脚投票”作出了明确选择,所以加一个问号。 我对高考“状元”的品质一直是有质疑的,但必须承认,这次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。 这里,北大、港大只是一个代称,泛指内地的“名牌大学”和香港地区的大学。早在几年前家长向我咨询时,我就毫不含糊,认为在香港上任何一所大学,都比内地的名校更值。因为,这不是两所学校的竞争,而是两种教育体制、教育模式的竞争。与走向世界的“中国制造”不同,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是“自说自话”的,培养的工程师、医生、律师都是“地方粮票”,国际不认的。而且,人家实行的是通识教育、博雅教育、全人教育,我们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“接班人教育”。大一被过多的
港进北退,高分考生越来越多地弃北投港,北大清华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,显示了社会理性的逐渐清晰和成熟。现在地方政府、高中乃至全社会对清华北大的迷信和追捧,已经到了十分疯狂的地步,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选择去成就什么“北清率”!这个有毒的“北清率”正在成为钳制、扭曲基础教育的魔咒。如果有一天,清华北大不再那么重要,国家精英也不再集中在一二所学校,不但教育的正常化成为可能,国家也将更为正常。